财经资讯网一抚州专业新闻媒体
设为首页
近日,年近60岁的刘先生(化名)手持身份证、某银行储蓄卡,神色慌张地来到民生银行石井支行营业厅。当值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询问其业务需求时,客户声称在网上成功申请了民生贷款,但操作提款后,申请入账的同名某银行账户却迟迟无资金入账。资金需求的迫切和贷款不知去向的恐慌,交织在客户眉宇之间。
“你看,我就是在你们的官方APP申请的贷款……”通过刘先生手机展示的画面可以看到,其申请渠道是一个名叫“民生e贷”的APP,APP图标上方为民生LOGO,下方有“中国民生银行”六个字。乍一看,似乎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经仔细观察,工作人员看到该图样与我行官方LOGO的色阶、字体等存在细微差异,随即迅速联系了支行对有关内容进行核实,包括APP的真实性、刘先生在我行的授信记录、信用卡记录等等。在确定查无相关记录后,出于对保护刘先生账户安全的责任心,工作人员继续协助其对APP内各项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
在征得刘先生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详细查看了APP内的各项业务功能和贷款合同,发现该贷款业务疑点重重:无电话客服、在线客服语气生硬、贷款合同电子版更是从头到尾均缺失乙方信息。就此,工作人员进一步判定该案件不只是网贷范围,极有可能涉及电信网络诈骗。
为进一步了解事情原委,工作人员继续引导刘先生回忆贷款的申请经过。随着回忆细节的展开,一个骗取客户资金的电信网络诈骗伎俩逐渐浮出水面。
“我一开始是收到一条信用卡额度已获批的短信,我点进额度领取的链接,就提示我下载这个APP并添加业务办理员的好友。我绑定收款银行账户后,APP就提示我账户异常,让我联系业务办理员。”工作人员听完,仔细观察到该条短信没有涉及银行名称,号码是106开头的服务号码形式。
通过刘先生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到,“业务办理员”先是利用客户无法收到款项的焦虑,向其展示虚假的账户冻结公文和政府网站公示犯罪案件信息,并将客户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嵌入其中。待刘先生对账户冻结感到震惊、恐惧,并转为深信不疑的时候,“业务办理员”表示可以提供帮助,要求其出示近三个月账户流水,并往该“异常账户”中存入30万“保证金”。看到这里,一个常见的虚假贷款诈骗套路呼之欲出。
经过工作人员对客户回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刘先生终于醒悟,知道自己险些就落入了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圈套。随后,工作人员也对目前国家反诈的大环境中解决账户问题的正确方式和银行官方客服电话进行了告知,并提醒客户防范诈骗的手段,有效提升了客户的识诈反诈能力。最后,了解到客户急需资金周转,工作人员提供了我行信用卡正规申请渠道,客户消除了一开始的紧张和焦虑,向工作人员致谢,离开营业厅。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广告合作QQ:2443558127 | 邮箱:2443558127@qq.com
财经资讯网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2-2017 www.js-surin.cn , All rights reserved.